近期国内新冠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正值“五一”假期之际,人员流动量大,疫情风险进一步增加。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请大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非必要不外出,减少跨省跨地区流动。此外,五月是春夏之交,由于气温上升,天气以晴热天为主,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日趋活跃。市疾控健康提醒您在注意防范新冠肺炎的同时,还需特别关注其他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重点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预防伤害。
健康提醒一新冠肺炎
战“疫”仍在继续,防控不能放松。当前,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全民防疫仍需坚持。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防疫,欢度健康文明、快乐平安的“五一”假期!
理性安排假期活动建议大家“非必要不出市”!黄金假期,可以选择到室外空旷的地方活动,偕同家人,一起外出踏青郊游,共享假期好时光。尽量避免前往人多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不组织、不参与大规模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外出返湖及时报备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区,非必要不前往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区及有本土病例的城市。家中如有亲朋从 省外入(返)湖,入湖必报,核酸必检。我市居民外出离湖,一定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返湖后立即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严格遵守我市疫情防控各项政策。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重家庭和个人卫生,养成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卫生习惯。注意锻炼身体,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态,增强免疫力。
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出入公共场所、外出用餐,请主动配合做好测温、验码、扫场所码。入住宾馆酒店,还需提供旅居史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餐饮单位注意做好餐厅通风消毒,加大座位间隔,控制就餐人数,减少人员拥挤聚集。
如遇不适规范就医如果您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嗅(味)觉减退等不适症状,不要随意到药店、诊所购买药品,请第一时间到就近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和相关人员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符合条件尽快接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是预防新冠病毒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请符合接种条件的群众,尽快就近完成全程接种及加强针接种,共筑免疫屏障。
全民防疫人人有责当前,我市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请大家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动态,不传播未经权威部门确认的信息,不信谣、不传谣,时刻保持防疫警惕,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做好防控工作。
健康提醒二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3岁以下低幼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咽部疱疹,而手足口病则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根据我市多年来的监测结果显示,五月份以后,我市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将逐渐进入本年度第一个发病高峰,因此提醒家长近期应特别关注儿童健康,做好预防工作。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健康提醒三重点预防食源性疾病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家庭聚餐和外出就餐的机会多,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不容小觑。5月份需重点关注细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河豚中毒。
食源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
★市民需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果蔬也要清洗干净;
★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和生冷食品;
★不暴饮暴食,按需采购食物,尽量现吃现做;
★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吃剩的食物及时放进冰箱,食用前仍要彻底加热,重复加热不能超过一次;
★工厂等集体单位需加强食品、饮用水、环境卫生和食堂从业人员等的卫生管理;
★此外注意保持家庭卫生,室内空气流通。
毒蘑菇中毒
五一假期出游,注意不要采食路边的野生蘑菇,以免发生毒蘑菇中毒。毒蘑菇又叫毒蕈,危害较大。中毒的表现多样,有胃肠道症状、精神症状、神经症状、溶血症状、脏器损害等,其中以脏器损害最为凶险,死亡率高。因此,应严禁自采自食野生蘑菇,如误食毒蘑菇中毒后,应立即采取刺激口咽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
有毒动植物
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关注河豚鱼中毒。3月-5月是河豚鱼产卵时节,也是所谓的河豚最肥美的时候,河豚鱼的毒性最强。避免河豚鱼中毒最重要的就是不吃不买不加工河豚。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一旦发生中毒,需尽快就医,以免耽误救治最佳时机。
健康提醒四重点预防伤害
跌倒坠落
满园春色关不住,五一假期宜出游。戴好口罩错峰行,安全事项需注意:
★平日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加强膳食营养,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出游要做好充足准备,穿合适的鞋和衣物,若登山可以备好登山杖等辅助工具,备好相关的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等,做到有备无患;
★出游时看护好老人和儿童,及时进食补充体力,防止因低血糖而跌倒或坠落。
车祸
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放弃了公共交通,小长假人流量多,车辆多,谨防交通事故发生。因此,自驾车外出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
★出发前带齐车辆相关证件,了解沿途路况信息和天气情况,对车辆制动、轮胎等安全设施进行必要检查;
★拒绝疲劳、酒后驾驶,注意夜间行车安全;
★控制车速、遵章行驶、不可随意“夹塞”、抢行或占道;
★乘客乘车系好安全带,并为身边的小孩准备好儿童安全座椅;
★礼让行人、避开大型车辆(如土方车、货车等)。
健康提醒五关注世界无烟日
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的危害烟草烟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室内空气污染形式:它含有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69种已知会导致癌症。虽然烟雾可能是看不见和无味的,但它可以在空气中徘徊长达五个小时,使那些接触者面临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肺功能降低的风险。
吸烟是导致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肺癌死亡由吸烟所致。在家中或工作场所接触二手烟雾也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戒烟可降低肺癌风险:戒烟10年后,肺癌风险可降至吸烟者的一半左右。由于烟草烟雾可显著减缓肺部发育,因此年轻时便开始吸烟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尤其高。烟草还会加剧哮喘,而哮喘会限制活动并导致残疾。尽早戒烟是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和改善哮喘症状的最有效治疗方法。
二手烟因母亲吸烟或母亲接触二手烟雾而在子宫内暴露于烟草烟雾毒素的婴儿,经常会出现肺部生长及功能减退的情况。接触二手烟雾的幼儿面临哮喘、肺炎和支气管炎发病及恶化的风险,并可能频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全球估计有16.5万名儿童因二手烟雾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5岁之前死亡。能够活到成年的人则继续遭受因接触二手烟雾导致的健康后果,因为幼儿时期频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会显著增加成年后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
来源:厦门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